(通訊員 梁平) 文明之脈,融聚千年;時代光影,映襯琴弦。
10月14日晚,2025—2026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2025年度江蘇藝術基金舞臺藝術資助項目、2025紫金文化藝術節新創大型音樂作品會演“江蘇女子民族樂團民族情景音樂會《樂見風華》”,在江蘇大劇院戲劇廳傾情奏響。這臺“取法東坡詞意,擷取宋韻雅音”高水平演出,把觀眾帶進了一場穿越千年的詩情對話。

演出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江蘇女子民族樂團獻演。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任潔任總導演兼編劇。
當現代舞臺的燈光照亮古老的琴弦,一曲民樂合奏《連云山海》開場。由王瑞作曲的這首作品,在觀眾心中勾勒出云霧與山海的意境流變,給人以樂起山河,四方回響之感。
江蘇女子民族樂團2001年誕生于神奇浪漫的江蘇連云港,由此一朵“民樂茉莉”粲然開放,花開國內外。

14年來,樂團首創全國“職業女子民族樂團”品牌,并形成了瑰麗典雅的藝術風格。樂團不斷吸納畢業生,保持著卓越的藝術品質,曾作為中國唯一一支代表隊赴烏茲別克斯坦參加第十屆“東方旋律”國際音樂節,并榮獲最高獎項——特等獎;在中國十藝節榮獲“中國民族器樂民間樂種組合展演演奏獎”;曾榮獲第一屆、第二屆江蘇省文華獎“優秀節目獎”;第七屆江蘇省音樂舞蹈節“優秀節目獎、優秀指揮獎、優秀作曲獎、優秀演奏獎”;2018年“上海周浦杯”全國民族管弦樂及地方民間樂種邀請賽金獎;2022年江蘇紫金文化藝術節“大型音樂作品獎”等。

當晚的音樂會,觀眾看到了這支“獲獎專業隊”的真功夫。二胡演員王瑩瑩、徐麗、王小宇、周慧妍,琵琶演員李牧清,中阮演員蘇靜贏,大阮演員吳雅楠,古箏演員楊璐瑤,竹笛演員唐浩,嗩吶演員王俊雅,笙演員韓宇航,打擊樂演員相宜,舞蹈演員馮蓉、張智媛、王媛媛,旁白演員姜慧慧等,人人身著古裝亮相。她們以詩意樂語的當代演繹,而非簡單的符號拼貼,在聲景交融中奏出千年顫音。
總導演任潔介紹,《樂見風華》音樂會始終在表現讓千年樂語與當代心跳同頻共振的和聲之道,同時也更加注重民族音樂的青春表達。基于江蘇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秀美景色,樂團在創排《蘇韻流芳》《樂見西游》等項目大獲成功的基礎上,結合海洋經濟文化資源,推出《樂見風華》,展現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彰顯中華文化的時代活力。
演出中,孔志軒作曲的《千秋孔望》、熊俊杰作曲的《卷青沙》《云海自在》《松為舞》、潘湯姆作曲的《月隨人千里》、曲大衛作曲的《海客乘槎》、崔安強作曲的《碧海蒼梧》、任潔作曲的《波光搖海月》、常暢作曲的《茉莉飄香》、吉法作曲的《樂見風華》,聲如泉音,流淌千年歲月,滌蕩心靈塵埃。這般古韻今聲讓人心馳神往,一曲終了,現場總是掌聲四起,經久不息。

整臺音樂會從《連云山海》的云卷潮涌,到《樂見風華》的東方浪漫,觀眾隨“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音之旅,穿越千年時空,聆聽了中華沃土上的人文故事。
在劇場,觀眾仿佛看到海客乘槎的浪漫傳說,聽見景疏樓上的明月清歌,感受孔望山下的三教交融,體味碧海蒼梧的文學瑰寶。每一個音符都是一粒文明的種子,在中華樂器的妙音中生根發芽,綻放出獨特的藝術之花。

很多觀眾感慨,舞臺上傳來的民樂之聲,或高亢激昂,聲震云霄,弦歌雅意流淌在指尖;或低回婉轉,如細雨輕撫,訴說著歷史的厚重與生活的細膩。演出既承載古典之美,又勇于跨越時空,與現代音符交織共舞。仿佛能讓人觸摸到那如詩如畫的月下江流,瞬間撫平內心的浮躁,沉醉于那深遠而靜謐的旋律之中。
《樂見風華》音樂會首演成功,背后是樂團一路走來的付出。多年來,青年藝術家們依托“華韻四季”惠民品牌,創排武俠、青春、動漫、名著等一系列喜聞樂見的主題音樂會,吸引群眾走進劇場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使民族自信洋溢在心頭,文化傳承力行于朝夕。

迄今樂團已發展到近40人,演奏員均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南京藝術學院等知名院校。樂團曾多次赴法國、德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盧森堡、阿聯酋、土耳其、韓國、日本等國家進行文化交流演出,其中在2005年、2006年到韓國進行文化交流演出時,更在韓國刮起“中國民樂風”,足見樂團的優秀演出實力。
樂團傲人的實力和多樣的特色使其在中外都獲得廣泛的肯定。

江蘇女子民族樂團已成為江蘇省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樂團先后被授予“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文化系統先進集體”“江蘇省青年文明號”等光榮稱號。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