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兵 通訊員 郭家偉)“沒想到仲裁院工作人員這么高效貼心,讓我這么快拿到了4500元工資,真正為我們勞動者撐了腰。”家住海州區西鳳社區的楊女士激動地說。今年以來,海州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聚焦勞動爭議化解難題,截至目前,通過黨建引領勞動爭議化解機制,成功調解糾紛180余起,涉及金額300余萬元,調解成功率達95%以上,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
為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勞動爭議調解中的核心引領作用,海州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注重黨組織核心引領,形成了“區勞動爭議仲裁黨支部—鎮(街)人社中心黨組織—企業黨支部”三級聯動調解網絡,建立重點企業用工風險“三色預警”機制,實現糾紛預防“關口前移、觸角下沉”。依托18家鎮(街)人社服務中心,設立黨員先鋒調解室,推行“支部包片、黨員聯企”工作機制,力爭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鎮(街道)”。
“我們牽頭吸納退休法官、優秀黨員律師、資深企業人力資源負責人參與,并增加鎮(街)人社黨員、村(社)勞動平臺黨員等61人組成專業化調解隊伍。”海州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推動調解工作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確保勞動爭議“發現得早、介入得快、化解得穩”,現已化解未訴案件15起。
圍繞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海州區人社部門組織黨員干部定期走訪企業、工地和個體工商戶,動態掌握用工矛盾隱患,建立風險清單和預警機制。今年以來,已累計走訪用人單位70余家,排查潛在糾紛12余起。目前,已建立由區勞動爭議仲裁院牽頭,協調區工會、工商聯等部門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通過“一事一議、一企一策”方式,協同破解復雜勞動爭議難題7個。
聚焦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需求,變“被動受理”為“主動服務”。海州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開通2條黨員服務熱線,在園區和重點街區設立流動黨員調解站,累計收集企業、勞動者訴求30余條。針對2個街區電商聚集區提出的夜間調解需求,黨員專班推出錯峰調解服務,已化解新就業形態糾紛7起。此外,開展“你提訴求、我來接單”專項行動,為14名超齡保潔員量身定制“調解+法律援助+共情共識”服務包,追回工資待遇32萬元。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