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以“紅榆傘·榆快成長”為主題的心理健康講座在贛榆區青口鎮宋口村溫情開展。本次活動旨在關注青少年情緒健康,搭建親子溝通橋梁,為孩子們的快樂成長注入“心”力量。活動現場,家庭教育指導師王永芝通過一系列生動有趣的互動,為學生和家長帶來了一堂深刻而實用的情緒管理課。
趣味游戲識情緒,寓教于樂學管理
講座伊始,王永芝老師通過一個簡單的“放松手指小游戲”迅速拉近了與孩子們的距離,讓大家在歡聲笑語中體驗了身體放松與情緒舒緩的緊密聯系。隨后進行的“情緒腦小游戲”更是巧妙地將復雜的心理學知識轉化為易于理解的互動環節,引導孩子們認識到各種情緒(無論是開心、悲傷還是憤怒)的產生都是大腦正常的反應,關鍵在于如何識別并與之友好相處。王永芝老師特別結合孩子們“在學校里產生的小情緒”這一常見情境,教授了實用的應對方法,強調“情緒沒有好壞,但行為有對錯”,鼓勵孩子們用積極、健康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親子互動促理解,漢堡溝通傳妙招
活動特別設置了家長交流環節。王永芝老師與家長們現場探討了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表現出的心理狀況,并針對親子溝通中的常見難題,傳授了寶貴的交流經驗。她重點介紹了“漢堡式教育法”:即像制作漢堡一樣,將需要改進的“建議”夾在兩片積極的“肯定”之間。例如,先肯定孩子的努力和優點,再具體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最后表達信任與鼓勵。這種方法既能有效傳遞信息,又能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與積極性,讓親子溝通變得更順暢、更有效。
案例分析增韌性,心理力量破困境
面對當前不容忽視的網絡環境挑戰,王永芝老師分享了一個真實的“被網暴學生”案例。她詳細講述了該學生如何從最初的恐懼、自我懷疑,到在心理支持、家庭關愛以及自我調適下,一步步走出陰霾的歷程。通過這個案例,王永芝老師向在場的所有人傳遞了一個堅定的信念:“遇到問題,可以停下來,但不要放棄自己。要相信,沒有過不去的坎。” 她強調,心理學并非高深莫測的理論,而是每個人都可以學習和運用的“心理力量的支撐”。它教會我們在困境中如何自我調適、如何尋求幫助、如何積聚內在力量去面對外界的風雨。
此次舉辦的心理健康講座,不僅為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了具體可行的情緒管理與親子溝通技巧,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關注心理健康、珍視自我價值的種子,為構建和諧家庭、護航青少年陽光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心理基礎。(徐維依 宋祥)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