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晶晶 通訊員 王健 朱明忠)舊塑料瓶“重生”為環保衣物,趣味游戲讓垃圾分類知識入腦入心……昨日上午,“城管開放日城暖每一家”———連云港市“城管開放日”暨“垃圾分類體驗周”活動在海州區新海街道星化社區礦山院家屬區熱鬧啟動。本次活動創新打造“垃圾分類趣味集市”,通過互動游戲、手工體驗、知識競賽等豐富環節,讓市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垃圾分類知識,近距離感受城市管理的溫度與巧思。
上午9時30分,趣味集市正式“開張”。現場劃分了垃圾分類游戲互動區、舊瓶新生回收區、競賽問答區和成果展示區四大板塊,每個區域都配有垃圾分類周邊小禮品。來自連云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志愿者,身穿統一馬甲和憨態可掬的“四分類”玩偶服,熱情引導居民參與活動,邊玩邊學,其樂融融。
“垃圾分類投投樂”“生態射門”“地面飛行棋”……在“垃圾分類趣味集市”區域,市城管局環監處工作人員王慈萱帶著居民逐一體驗互動游戲。帶著孩子前來參加活動的李女士連闖四關,集滿印章后兌換了一個環保帆布袋,她高興地說:“孩子在游戲里記住了過期藥品屬于有害垃圾,這樣的方式比課本生動多了!”
星化社區黨委書記姚言琪介紹,自從推行垃圾分類以來,小區每月垃圾清運量減少了15%,可回收物數量增長了三成。“接下來,我們將持續優化收集點布局,進一步提升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大家投入的塑料瓶,經過一道道工序,最終可能變成你們身上穿的衣服!”在舊瓶新生回收區,工作人員朱昌建正向居民講解一個廢舊塑料瓶的“再生之旅”。他指著專用回收桶介紹,環衛部門會將這些塑料瓶統一運至垃圾分類中轉站,經過篩選、脫標、粉碎、加熱融化等工序,制成再生顆粒,最終用于生產箱包、衣物等環保產品。
現場還設置了有獎問答環節,小朋友們踴躍參與,贏取了繪本、帆布袋等特色獎品。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讓環保理念如春風化雨,悄然扎根在孩子們心中。此外,市生活垃圾焚燒廠、餐廚廢棄物處理廠也通過展板和宣傳單頁,向居民直觀展示垃圾分類的成果,工作人員現場耐心解答大家的疑問。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市城管局組織,邀請了行風監督員、垃圾分類督導員、社區工作者及廣大社區居民共同參與。這不僅是城管部門與市民的一次親密互動,更是我市垃圾分類工作從“制度約束”邁向“習慣養成”、從“硬件建設”轉向“文化培育”的生動縮影。
“十四五”以來,我市將生活垃圾分類作為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抓手。通過強化頂層設計,頒布施行《連云港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等地方性法規,推動建立“政府推動、全面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管理體系,體系建設日趨完善。
不懈努力結出碩果:在住建部最新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評估中,我市成功躋身大城市組第一檔,位列全國第36名、全省第9名,實現了階段性躍升。目前,全市已累計建成生活垃圾四分類小區757個,1100余家公共機構實現強制分類,垃圾分類的“連云港實踐”根基愈發堅實。
“我們以‘垃圾分類集市’這種生動形式走進社區,把垃圾分類知識帶到居民身邊,讓市民在參與中學習、在體驗中收獲。”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盡管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但也面臨著不少問題和挑戰,與先進城市相比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下一步,我們將在鞏固現有成效的基礎上,持續深化、久久為功,未來將持續開展‘垃圾分類體驗周’系列活動,以更加新穎、有趣的形式,推動垃圾分類成為港城生活新時尚。”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