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娜 許敏) 昨天上午,東辛農場東米畜禽養殖有限公司蛋雞養殖場內自動化飼喂、智能環境控制等系統高速運轉。車間內不見傳統養殖的人工忙碌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自動化飼喂系統精準運轉,技術人員對著機器按下按鈕,投料機就沿著預設軌道勻速輸送,精準落至每一層雞籠的食槽中。“現在養雞和過去不一樣了,全是智能化操作,我們將配好的飼料倒入機器,按下按鈕,食槽里就有定量的食物了,非常方便。”技術人員李增平邊操作邊對筆者說。
智能環境控制系統同步發力,顯示屏上實時跳動著溫濕度、風量等數據,通風窗、導流板等裝置根據參數自動啟停,將雞舍內環境穩定在最適宜蛋雞生長的狀態。四層籠養架整齊排列,層層疊疊的雞籠最大化利用空間,籠內蛋雞羽毛光亮、狀態活躍。
今年,東米畜禽養殖有限公司在發展肉雞產業的基礎上,采用“輕資產”運營模式,租賃徐圩新區香河生態園橫向拓展蛋雞產業,并通過生態化、集約化養殖管理模式,讓養殖過程告別了“看天吃飯”的傳統模式,保障了蛋雞的健康生長,實現了產能與養殖效率的雙重提升。
如何收集新鮮雞蛋成了養殖場是否能保障產能、鎖定新鮮度的核心環節。每日數以萬計的雞蛋集中產出,既要求收集過程“快”,避免雞蛋在雞籠內滯留變質,又要求“穩”,防止傳輸中蛋殼破損。筆者看見,在雞籠下方,一條輸送帶正安靜運轉,構成雞蛋收集的核心通道。每當蛋雞產蛋后,雞蛋會順著籠底的導流板自然滾落到輸送帶上。一個個帶著溫熱的雞蛋整齊排列,沿著既定路線向前移動。末端的分揀區,工作人員會剔除未達標的雞蛋,合格的雞蛋則被送入蛋庫。
東米畜禽養殖有限公司蛋雞養殖場場長馮金成說:“蛋雞養殖場,目前占地158畝,共有蛋雞11萬多羽,其中海蘭褐7萬多羽,京粉8號4萬多羽。今年4月底公司對雞舍進行改造,采用了蛋雞全自動化流程,減少了養殖難度,提高了經濟效益,每天可產雞蛋3750公斤。日前,養殖場還通過了行業內權威機構的無抗和可生食蛋品雙重認證?!?/p>
東辛農場還組織考察團隊赴揚州、濟寧等地開展專題調研,圍繞禽類產業精深加工“取經問策”,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全力構建從農場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發展新格局。
“傳統養殖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突圍,必須打破‘養殖場思維’,建立市場導向型發展模式?!睎|辛農場公司副總經理王寬波說,東辛農場將強化“兩頭并重”策略,前端聚焦研發創新,后端發力品牌與市場,全力鍛造差異化競爭力,推動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更安心的蛋品。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