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瑩 賀成東 朱影雁)五年,是一個刻度,標注著市開發區發展的高度。
五年,是一次跨越,丈量著市開發區發展的幅度。
在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5年可以見證園區發展的日新月異。中華藥港、市海洋裝備產業園、花果山總部經濟產業園等高端載體陸續建成;大宗商品貿易、汽車進出口等新興業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年貿易額分別走在全國、全省前列,跨境電商交易額占了全市70%以上……
即將收官的“十四五”,是市開發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提質增效,在經濟轉型升級、區域協同發展、社會民生改善、生態環境優化、城市品質提升等方面成效顯著的五年。
“十四五”期間,市開發區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8%,規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5.3%,工業應稅銷售收入年均增長9.1%。
產業集聚集群突出
綜合競爭力躍上新臺階
近日,恒瑞醫藥攜三項研究成果亮相2025年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年會,與全球專家學者共話麻醉新技術,共探智慧醫療發展趨勢。
這是市開發區藥企醫藥創新的最新成果?!笆奈濉逼陂g,市開發區恒瑞、豪森、康緣、正大天晴“四大藥企”的創新能力和產品競爭力不斷提升。其中恒瑞、豪森、正大天晴創新能力進入全國前10強,康緣藥業位居中藥創新前十強。港城藥企30多個產品市場占有率全國領先,50多個產品獲得境外質量認證。恒瑞醫藥連續7年登上全球制藥企業TOP50榜單,今年5月又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實現了“A+H”兩地布局。
在本土藥企加速走向國際的同時,市開發區加快培育醫藥產業軍團,先后培育上市企業5家,諾泰制藥、德源藥業、旺山旺水、宇田藥業、貝美藥業等一批后起之秀快速成長起來。
在醫藥產業強勁增長的同時,市開發區精準推進項目招引?!笆奈濉币詠恚虚_發區新增簽約項目534個、總投資2755.2億元,先導稀材、富馳智造、聯瑞新材、一道新材等一批龍頭企業先后落地,不少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產業鏈條越來越完善。
創新引領高質量增長
科創平臺培育強勁動能
“十四五”期間,市開發區充分用好國家級經開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保稅區“三區”疊加的優勢,全力打造創新發展“策源地”。
走進連云港綜保區跨境電商體驗中心,琳瑯滿目的海外商品陳列其中,保稅倉庫內,員工們正熟練地使用PDA精準完成揀貨、打包、掃碼、出貨等工作,快速響應當日跨境電商平臺訂單發貨需求。這一場景是市開發區跨境電商產業蓬勃發展的生動縮影。
(上接第一版)過去五年,市開發區搶抓“三區”疊加優勢,自貿片區累計推出224項制度創新舉措,其中3項在全國推廣、50項在全省推廣,“船載危險貨物源頭監管一箱直達”更是全國首創,“進境黃大豆智慧安檢”模式拿到海關總署的備案認可。
與此同時,市開發區綜保區建成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逐步打造成“買全球、賣全球”的開放樞紐。2024年,綜保區外貿進出口總額第一次沖進全省前十、增幅排全省第2。
在向改革開放要動力的同時,市開發區加速創新引領。在中復神鷹碳纖維T700生產車間,這些直徑僅數微米的碳纖維絲,經過一系列精密工序的錘煉,最終蛻變為高性能的碳纖維產品。智能控制系統則24小時不間斷地監控著每一個生產環節,從而確保每一件產品的品質都達到極致。
為了鼓勵這樣的企業在園區快速成長,市開發區出臺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配套政策,讓企業在這里茁壯成長。
截至目前,市開發區承擔了100多項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拿到28個1類新藥批文,獲得9個國家科技進步獎、2個中國專利金獎,培養出1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全市七成以上,研發投入比例、萬人發明專利數量在國家級開發區位居前列,創成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
優化營商環境
實現城市空間新布局
?深秋時節,天氣愈發寒冷。在市開發區,依舊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十四五”期間,市開發區始終堅持港產城深度融合,城市形象愈發亮麗。
——推進城鄉“一更新兩整治三提升”三年行動,路網改造全部完成,出行更順暢;
——市一院開發區院區、蒼梧小學、新海初中、新海高中開發區校區等建成投用,質子中心也在調試設備;
——淮鹽文化博物館開館,先鋒生活廣場、大浦工業社區開業運營,錦江都城酒店、希爾頓酒店、君瀾大飯店即將開業,城市功能和配套設施顯著提升;
——全區自來水、污水收集、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實現全覆蓋,村級集體收入平均達到239萬元,每年新增就業7000人以上,“保交樓”任務全部完成,全省首家區級“安薪無憂”農民工工資支付信息化監管平臺穩健運行;
——投入5000余萬元整治街村公共空間,完成230多個項目;推進城市管理和物業管理服務水平提升三年行動,讓環境更干凈、更美觀,管理更精細;
——設立了全省首個企業“環境保護質量獎”,現在全區綠化覆蓋率達40%,PM2.5平均濃度逐年下降,國家清潔生產審核創新試點成績排全國第四。
在優化園區環境的同時,市開發區還在軟環境上下功夫。
營商環境指數排進了全國開發區前30強,推出“經心辦開工一件事”服務,在全市率先試點工業領域AEO(經認證的經營者)分級監管,開設“辦不成事”窗口,“拿地即開工”成為常態,“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分階段辦理”成為省級改革先進經驗。
成立“獲得電力”等20個指標攻堅小組,拿出82條優化舉措,優惠政策不用申請就能享受到。
難題會辦機制、大宗商品貿易服務中心兩個案例入選《中國開發區營商環境百佳案例》。市場環境更加寬松。堅決落實“非禁即入”,對企業實行包容監管,輕微違規可以免罰,執法更柔性,而且檢查實行“綜合查一次”,不給企業添負擔。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市開發區花果山大道兩側又是一個流光溢彩的世界。當產業與城市在燈火中交融,這座港城改革開放的處女地,已在時代浪潮中錨定了新航標——成為開放創新的一流園區。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