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剛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進入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系統謀劃了未來五年國家的發展大計。全會提出“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強調“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要求“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引領,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這一些戰略部署從全局上謀劃了美麗中國建設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為在新征程上譜寫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
準確把握全會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重大部署
全會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作出的一系列戰略部署,是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與發展,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新征程上的具體實踐要求,為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位。全會將“美麗中國”目標深度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將綠色低碳發展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標志著生態文明建設已全面納入國家發展總體布局。這深刻表明,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不僅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態根基。我們必須從政治和全局高度把握生態環保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深入領會“兩山”理念的時代價值。全會再次重申了這一重要理念,并將其確立為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既是對以往成功實踐的充分肯定,更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鮮明昭示。這要求我們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切實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
全面貫徹全會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具體要求
全會精神為新征程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
牢牢把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內涵。全會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決定了我們的發展絕不能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將生態環保要求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決策全過程和各領域,堅決捍衛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底色,推動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
精準落實協同治理的系統策略。全會提出“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必須要統籌兼顧、整體推進、綜合施策。“降碳”是引領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的總抓手,要推動能源結構、產業結構根本性轉型;“減污”是改善環境質量的攻堅任務,要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廣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擴綠”是鞏固生態安全屏障的基礎支撐,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增長”是目標指向,要加快培育綠色低碳發展新動能,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全會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們必須堅持環保為民,聚焦人民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改革發展中的生態難題,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以生態建設新成效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
切實把全會精神轉化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際成效
學習全會精神,重在落實,貴在行動。必須將全會部署轉化為具體行動和實際成效。
在理論武裝上達到新高度。持之以恒學深悟透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準確把握其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特別是深刻領會全會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新部署新要求,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切實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在重點任務上實現新突破。緊密對接“十五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保目標指標,堅持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強污染物協同控制,推進重點區域、重點領域治理。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在系統治理上取得新進展。強化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健全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完善跨部門、跨區域協同治理機制,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在治理效能上探索新路徑。持續完善生態環境法律法規標準,強化執法監管,保持高壓態勢。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智慧化水平,加強科技攻關和技術推廣。健全市場化機制,完善資源環境價格形成機制,激發各類主體參與環保的內生動力。
爭做美麗中國建設的奮進者和實干家
要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全力投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中國的偉大實踐。
錘煉政治品格,做黨的創新理論的堅定信仰者。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扛起政治責任,確保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項決策部署條條落實、件件落地、事事見效。
提升能力本領,成為生態環保領域的行家里手。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和實踐鍛煉,熟練掌握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專業技術,增強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專業能力和解決復雜問題的實戰能力。
發揚擔當精神,勇于直面矛盾攻堅克難。生態環保工作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必須保持戰略定力,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要敢于較真碰硬,緊盯突出環境問題不放松,以釘釘子精神狠抓落實,切實解決群眾關心的環境問題。
堅持科學嚴謹,大力弘揚求真務實工作作風。尊重客觀規律,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使政策舉措符合實際、貼近需求。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兌現承諾,創造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業績。
凝聚社會共識,推動形成全民參與共建共享新局面。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普及環保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暢通公眾參與渠道,完善社會監督機制,積極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總之,使命催人奮進,實干成就未來。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注入了強大思想動力和行動力量。我們要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為譜寫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努力交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歷史的合格答卷。
作者為中共連云港市委黨校副教授,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省委黨校基地研究員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梁紅燕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