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
作者:王誦詩
老家的院子很大,種植蔬菜瓜果,收獲頗豐,不時擷取這些食材,炒菜很方便的,一飽口福。還種了一小塊黃豆,秋風蕭瑟,豆葉逐漸黃了,隨風亂跑。豆莢搖鈴鐺,該收割了。
這天回老家,磨快鐮刀,收割黃豆。一手抓住豆棵,一手揮鐮,飽滿的豆莢硌手,也無大礙。眼看,那些豆棵就要收割完,平日里經常在豆棵上飛舞和歇息的幾只白蝴蝶,還在面前豆棵上飛來飛去,不忍離去。直到豆棵全部被割倒,這些白蝴蝶才戀戀不舍飛離我家院子。
把豆棵抱到水泥地上,秋陽還是很強烈的,兩三天的曝曬,豆莢全都曬干了,有的豆莢自動炸開,幾粒黃豆跑了出來。找來棒槌,錘了幾遍,豆莢空了,豆秧抖動幾遍,清理出來,剩下的,是黃澄澄的豆子,粒粒飽滿,惹人喜愛,裝進蛇皮帶,有十多斤。
把這黃豆帶回城里的家,每天晚上,抓了一小把,放進大瓷碗里用清水浸泡。第二天早上起來,只見大瓷碗里的黃豆鼓脹脹,已經泡好。泡好的黃豆放進豆漿機里,加入適量的水,通電加工,不一會,加工好的鈴聲響起,豆漿燒好了。
倒進碗里的豆漿,濃濃的一碗,牛奶一般,雪白雪白。加入適量的糖,喝到嘴里,又糯又甜。就著煎餅和蝦醬,雖然簡單,卻吃得很香。平常,我經常到街上喝豆漿,那豆漿比起自己做的豆漿,稀薄得很,不能同日而語。
余下的豆渣也是好東西,中午,洗好幾種青菜,青菜也是從老家帶來的,上鍋炸一炸,切碎,放進鍋里煮開,澆上豆渣,燒開鍋,盛出來又是一盤別致的菜,吃起來也是很鮮的。經常吃,也和喝豆漿一樣,有利于身體健康,而且百吃不厭。
原來上班,沒有工夫去老家打理院子。退休了,經常去老家,在院子里養養花,種種菜,還種點玉米地瓜黃豆等糧食。自己種的綠色食品,豐富了自家的餐桌,其中樂趣,不僅自己體味,也能與朋友分享。
我在老家院子里,拍了幾組照片,配了一首順口溜:“農家小院是我根,綠植蔥郁盈清新。豆角上樹描畫意,蟋蟀藏葉唱詩韻。玉米高粱舞身姿,瓜果菜蔬亮衣裙。誰說路遠屋扁窄,小住潔凈也舒心。”制作美篇,發朋友圈,一片叫好聲,50多位微友點贊。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朱蕓玫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