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曉敏 通訊員 高巖 季穎碧)為深化勞動教育課程改革,探索跨學科融合育人模式,加強區域內學校勞動教育交流合作,近日,石榴街道中心小學承辦市小學勞動第二共同體公開課活動。本次活動匯聚了我市多所小學老師,通過課堂展示與深度的專題講座,為勞動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活動中,四位教師圍繞不同勞動主題,呈現了四堂各具特色、精彩紛呈的公開課。來自石榴街道中心小學的季穎碧老師執教三年級下冊《勞動陀螺》,以傳統玩具制作為載體,引導學生在裁剪、組裝、調試中掌握勞動技能,在創意設計中激發創新思維,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感受勞動的樂趣與傳統游戲的魅力。蒼梧小學的張靜老師帶來三年級《立體賀卡》,將紙藝技能與情感表達相結合,學生們在對折、裁剪、粘貼中制作出立體精美的賀卡,用手作傳遞溫情,實現了勞動技能與審美教育的有機融合。連云港市龍河小學的李媛老師執教四年級下冊《縫沙包》,聚焦日常生活勞動,細致講解穿針引線、平針縫、打結等基礎縫紉技能,學生們專注實踐,親手制作的沙包不僅是勞動成果,更成為連接勞動與生活的紐帶。石榴街道中心小學的楊瑩老師則以三年級《面具》為主題,融合傳統民俗與創意美術,學生們在掌握裁剪、裝飾技能的同時,發揮想象力設計獨特面具,在創作中感受傳統手工藝的文化內涵。
?


課堂展示后,桃林鎮第一中心小學校長陳磊揚圍繞“跨學科整合: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與勞動教育的有效結合”開展專題講座。陳校長結合具體教學案例,深入剖析了語文與勞動教育融合的切入點與實踐路徑,提出要以語文綜合性學習為載體,將勞動主題融入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環節,讓學生在“讀勞動故事、寫勞動體驗、講勞動感悟”中深化對勞動的認知,實現“以勞潤心、以文育人”的雙重目標。講座內容充實、見解深刻,為在場教師提供了寶貴的教學思路。
此次勞動共同體公開課活動,不僅為教師搭建了交流學習、共同成長的平臺,更推動了區域內勞動教育資源的共享與整合。通過課堂展示與專題研討,進一步明確了勞動教育的育人方向,探索了跨學科融合的有效策略。接下來,石榴街道中心小學將繼續發揮勞動共同體的輻射帶動作用,深化勞動教育改革,不斷豐富勞動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方法,讓勞動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張曉敏 審核: 曹銀生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