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當金菊綻露芳華,當秋風裹挾暖意,這個承載著“敬老孝親、福壽綿長”文化意蘊的傳統佳節,已然成為南崗鎮傳遞溫情、弘揚美德的重要載體。為深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讓“敬老、愛老、助老”風尚浸潤人心,近日,由省委駐灌云縣鄉村振興工作隊統籌指導,南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張薛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我們的節日?重陽”主題活動,以鏡頭定格歲月溫情,以行動書寫敬老擔當,為老人們送上一份別樣的節日禮物。
鏡頭聚焦“銀發笑顏”,定格歲月最美模樣


活動現場,志愿者們化身“暖心助手”,耐心地為前來拍照的老人整理衣容、梳理頭發,遇到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更是主動上前攙扶,全程貼心陪伴。“來,大爺,笑一笑,看鏡頭!”隨著攝影師的引導,82歲的陳爺爺挺直了脊背。“這輩子沒拍過這么像樣的照片,今天可得把精氣神兒都顯出來!”陳爺爺的笑容里,藏著歲月的從容與欣慰。從獨自端坐的抖擻老者,到夫妻同框的溫情畫面,攝影師的鏡頭捕捉下一個又一個動人瞬間。不到半小時,一張張帶著溫度的照片便新鮮出爐,志愿者們還貼心地為照片配上精致的相框,親手送到老人手中。接過相框的那一刻,老人們的笑容里,既有驚喜,更有滿滿的幸福感。
溫情點亮“時光記憶”,共話歲月里的家國情懷

拍照環節過后,“歲月故事會”溫情開啟,老人們圍坐在一起,伴著清茶的香氣,打開了話匣子。“想當年,咱們村還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濘難行。后來村里組織修路,我和大家伙兒一起,扛著鋤頭、推著小車,整整干了一個月,終于把路修通了!”今年85歲的老黨員李爺爺,握著胸前的黨徽,深情講述著往事,他的話語樸實無華,卻帶著穿越歲月的力量,讓在場的年輕人深受觸動,不時響起陣陣掌聲。“我年輕的時候是村里的接生婆,幾十年里,親手迎接了村里上百個孩子降生。看著那些娃娃長大成人、成家立業,比自己的孩子還親呢!”76歲的張奶奶笑著說,言語間滿是自豪。老人們你一言我一語,分享著過往的生活點滴、奮斗歷程,也訴說著如今的幸福生活。活動現場,志愿者們還為老人們準備了菊花茶、重陽糕等節日禮品,現場氛圍溫馨而熱烈。
孝風浸潤“幸福南崗”,讓敬老美德薪火相傳

此次“我們的節日?重陽”主題活動,以“小切口”傳遞“大溫情”,不僅為老人們留下了珍貴的時光印記,更讓“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在互動中得以傳承與升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建設和諧幸福南崗的重要內涵。”南崗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鎮將持續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圍繞傳統節日,組織開展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新需求、新期盼,引導廣大群眾在積極參與中厚植家國情懷、增強文化自信、激發信心斗志,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力量。(通訊員 范巍 張涵 吳彤)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