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 邢曉旭)立秋已過,電網負荷仍處高位,能源保供的弦依舊緊繃。這份關乎民生冷暖與發展脈動的責任,讓能源一線始終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在這場持續的保供攻堅戰中,新海發電有限公司發電部百萬二值團隊始終挺在前沿,以精湛技術筑牢安全防線,以硬核擔當扛穩保供重任,用一次完美的機組容量出力實測,詮釋了能源守護者的卓越風采,成為秋日保供戰場上當之無愧的“尖兵”。
確保機組在負荷高峰“頂得上、穩得住、發得滿”,是百萬二值團隊刻在骨子里的責任。全廠機組容量出力實測,作為檢驗機組性能、保障頂峰出力的“試金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接到任務的那一刻,團隊沒有絲毫猶豫。值長張海波帶領骨干成員迅速行動,將“周密”二字貫穿準備全程。他們學習領會容量出力測試技術措施,把每一個操作要點拆解成具體執行步驟,并對操作過程中各環節的風險進行辨識,針對性制定預控措施,根據班組成員特長優化分工,讓每一個崗位都成為閉環鏈條上的堅固一環。
保供從不是孤軍奮戰。百萬二值主動架起協同橋梁,與燃料部門密切溝通,確保高熱值煤種按需求精準供應,為機組“吃飽吃好”提供堅實保障;聯動檢修團隊,對重要輔機狀態進行全方位“體檢”,不放過一處潛在隱患,確保設備以最佳狀態投入運行;實時監控環保參數,讓機組在高負荷運行時始終穩定達標,實現“保供”與“環保”雙過硬。一系列準備工作如精密齒輪般咬合運轉,為測試筑牢了安全根基。
測試當晚,城市的燈光次第亮起,用電負荷曲線持續攀升。19時,調度指令準時下達,#1機組容量測試正式啟動。這是對團隊技術與心理素質的雙重考驗——機組頂峰運行時,每一個參數的細微波動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而負荷高峰的背景更讓操作容不得半點差錯。
“啟動A磨煤機,精細調控參數。”值長張海波的指令清晰有力。團隊成員各司其職,監盤人員緊盯著屏幕上跳動的數字,目光如炬;操作手的動作穩如磐石,每一次按鍵都精確無誤。面對機組運行的巨大壓力,他們沉著得像久經沙場的戰士:調整汽溫、控制給水、穩定風壓,每一步操作都精準到秒,每一個決策都基于對設備性能的極致熟悉。19時30分,#1機組負荷穩穩升至1010MW,超過上報容量,首次測試完美收官。
信心在實戰中愈發堅定。緊接著,#15、#16、#2機組的測試任務相繼展開。團隊成員趁熱打鐵,將#1機組的經驗快速復制應用,又根據不同機組特性靈活調整策略。最終,#2機組負荷達1015MW,#15機組達320MW,#16機組達329MW,4臺機組均超上報容量穩定運行。整個過程緊張有序,實測數據準確可靠,用“零差錯”證明了團隊的硬核實力。
當千家萬戶的燈光次第亮起,當工廠的機器平穩運轉,很少有人知道,這背后凝結著百萬二值團隊的專注與堅守。他們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在平凡崗位上把“責任”二字寫得滾燙;他們沒有豪言壯語,卻用“零差錯”的操作踐行著“保供有我”的誓言。此次機組容量測試的圓滿完成,不僅驗證了新海發電4臺機組的硬實力,更彰顯了百萬二值團隊的執行力與凝聚力。
他們是保供攻堅戰中的“尖兵”,是能源一線奮斗者的縮影。在守護萬家燈火的征程上,他們將繼續以嚴謹求實的作風、團結協作的精神、拼搏奉獻的擔當,為區域電力穩定供應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在平凡中書寫不凡,在堅守中詮釋先鋒本色。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