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瑩 劉茜文 通訊員 連發 連工信 夏衍)昨日,筆者從國網連云港供電公司獲悉,港城電力總裝機容量1871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裝機容量1522萬千瓦,港城四分之三的電力裝機容量來自清潔能源。今年1至9月份,全社會累計發電585億千瓦時,其中清潔能源為477億千瓦時。這標志我市發電四分之三來自清潔能源。
作為全省清潔能源最齊整的城市之一,我市擁有核電、“風光”能源、生物質以及間歇性水力等多元化能源結構。其中,“風光”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到842萬千瓦,核電裝機容量達到660.8萬千瓦,生物質裝機容量達到19萬千瓦,并啟動建設12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
清潔能源占比不斷提升。碧海藍天下,中國最大海上光伏項目——中核田灣200萬千瓦灘涂光伏示范項目正抓緊施工。電站右側,華東主要煤炭轉運和集散中心——連云港港船來船往,將煤炭資源有效調度。從連云港港左右兩側,可以窺見中國能源轉型的兩個關鍵詞——煤炭和清潔能源。火電曾經是港城電力供給的主要組成,隨著雙碳目標提出,我市加速清潔能源投資力度。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風光”和核能裝機容量歷史性超過火電后,非化能源裝機容量占全市能源裝機容量已經突破四分之三,遠超全省、全國平均水平。這意味著港城清潔電力正從“補充能源”向“主體能源”邁進。
更生動地理解,我市每發4千瓦時電就有3千瓦時是清潔能源,這個比例還將提高。
港城能源轉型成績單上的兩個四分之三,離不開夯實的產業基礎。我市規模以上新能源工業企業已達134家,擁有中復連眾復合材料、國能聯合動力、東磁新能源、日出東方、晶澳新材料、神舟新能源等一批骨干企業。“風光氫儲核”全業態協調發展,擁有全球總裝機容量最大的田灣核電基地。風電產業形成了“機組—葉片—塔架”配套完善的產業鏈條,并儲備了在建、續建新能源項目76個,計劃總投資超2000億元,這些都有力推動了我市能源結構轉型。
?
與此同時,我市加大風電、核能創新技術應用。全球首個將高溫氣冷堆與壓水堆耦合的江蘇徐圩一期工程即將開工,其將為全球石化園區提供中國“零碳方案”。“和氣一號”創新石化和核電耦合,為核電找到新的市場。我市還圍繞“一灣四區”目標,全力推進東尚光伏640兆瓦漁光互補、三峽青口鹽場450兆瓦漁光互補、中核田灣200萬千瓦等海上光伏項目建設,探索開展集海上風電、海上光伏、海水淡化、綠電制氫、海洋牧場等于一體的海上能源島建設。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
